第(2/3)页 “我刚才问了,官路两边不远的村子,很多人都避祸了。”邢小九重新上马,声音喋喋不休。 陈景沉默了下,又想起第一次出城的光景。在春风下,他的小媳妇便在官路边的佃田里,背着木犁,帮着村人一起耕种。 “东家慢行,营军跑过来了!” 陈景皱眉抬头,远远的,便看见了七八骑的营军,正踏过泥泞,长奔而来。 有村人上前,说了剪径贼的事情。 几骑营军面无表情地点头,将围过来的人,用马鞭一下子驱散。待抬头时,又看见骑着马的陈景,急急又围了过来。 “可是远客?有无牙牌?你莫看了,最近这一段长路,按着官坊的公文,要收路银。” 陈景递出了牙牌。 七八骑的营军,看了看陈景递出的牙牌,逐渐变得沉默。 “塘村马场的小东家?” “正是小人。” “听过你,手段有些不错。不过我提一嘴,这段时间,莫要四处走动了。这一回的路银,便当我徇私了。” “大人放心,镇子附近的人都知道,我陈景是个良民。” “再好不过。啧,请去吧。” 继续往前,陈景皱了皱眉。因为打匪的事情,他最近的名头,在平安镇附近有些响亮。到时候跟着去聚义,还需要换一个身份,掩人耳目。 转道塘村路口,陈景停下了马,目光有些沉默,看着路口里边的两棵苦楝树。根据袁四桥所说,在这两株树下,埋着一个木盒。木盒里有银票,以及一百多封的家书。 “东家在想什么?” “无事。”陈景挥散思绪。既然选了另一条路,那么,只能一往无前,杀出重围。 “小九,催马赶回塘村!” 两骑人影,在清晨的残雨中,重新打起马缰,急急往塘村赶去。 …… “陈景,你让我们要南下?”宋钰脸色焦急,“那你呢?” 陈景堆出笑容,“你也知道,最近很不太平。你这位主母,便带着庄人先走,我和小九过个几日,便会跟上了。” “为何要过几日?” “去接夏捕头,接了就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