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一个庞大且具有生命力的皇室,是朱道桦的希望。 其次,便是权力的安排。 朱皇帝其实也不是什么大才。 他知道的权力结构的办法无非就是明清时代的君主集权,以及在教科书上介绍的那些什么君主立宪、联邦制、总统制之类的。 而且后世的国家。 除了像是沙特这样的资源国还保留着实君制。 或者像是泰国这样的奇葩。 大部分保留了君主的国家都是虚君——当然了,理论上,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国王(女王)不是虚的,理论上的权力还是挺大的,但是很擅长玩政治的英国人选择的是不使用这些理论上的权力。 否则。 大英国王今天罢黜一个首相,明天解散一下议会——按照英国法律他们确实能这么做。 但如果他们真的这么做了,怕是要捅破天了。 分分钟联合王国变联邦共和国都有可能——变联邦了还算是比较乐观的结局,英格兰、苏格兰、北爱尔兰、威尔士分分钟可能就撂挑子分家单干了。 所以朱皇帝也不去玩什么原创,既然搞君主专制的大清朝打不赢搞君主、资产阶级、新贵族互相紧密勾结的大英帝国。 那这新大明就得好好学。 皇帝、勋贵、新兴资产阶级这些掌握了社会资源的阶级必须要好好勾结是团结在一起。 至于怎么团结? 那当然是要利益均沾了。 最大的利益,便是权力。 通过给议政院赋予立法权,形成一个紧密团结在皇室周围的新贵阶级。 大家一起共同割世界人民的韭菜。 这样,这朱氏王朝的地位,可不就能至少稳个三四百年了? 而这第三件事。 就是安排随征的将帅了。 潮州侯罗定山、香山侯王大用、韶州侯陈德旺、松洲侯杨芳、崇州侯杨遇春。 这五名上将乃是现在大明朝能够安的出手独当一面的将军了——老实说,朱皇帝在看到这五人的名字的时候就觉得头痛。 这几人,历史上比较出名的也就二杨而已——不过二杨在鸦片战争的时候也是领兵作战过的,那叫输得一塌糊涂。 用他们去和拿破仑和他的老近卫军的将军们对垒。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