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球进了!罗本!不对,是阿格,丹麦中后卫阿格自摆乌龙!” “荷兰队下半场比赛开始之后的强势提速强攻打了丹麦队防线一个措手不及!” “在所有人都觉得荷兰队与丹麦队会一直保持着谨慎的时候,华夏少帅用中场休息的战术调整给丹麦主帅奥尔森上了一课!” “比赛形势会因这个进球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吗?接下来让我们拭目以待。” 镜头给到了自摆乌龙的阿格,自责的表情令人过目难忘。 丹麦球迷满面震惊之色。 仿佛想不到荷兰队下半场的快速反击竟然会如此精准地抓住了丹麦队防线上的破绽。 范布隆克霍斯特的助攻就是那么立竿见影,效果炸裂! 球虽然不是荷兰队进的,但是这更加让荷兰队众将能够不分主次地拥抱在一起共同庆祝进球。 当然,范布隆克霍斯特在人群中是在中央位置。 他的关键威胁球输送直接导致了乌龙球的出现。 奥尔森皱起眉头,神情沉重了不少。 沈豪却是深呼吸一口气后转身与斯塔姆以及德波尔狠狠击掌一下。 再转身回到场边,他拍手鼓掌,待球员们庆祝结束后,他给球队打手势。 既然进球了。 那么球队可以按部就班地打他们最擅长的防守反击。 荷兰队众将更是对沈豪心悦诚服。 可乐 什么是顶级教头? 虽说不改变整体格局的技战术体系与打法。 但对比赛节奏和时机敏锐嗅觉以及小战术的安排布置却拉开与普通教头的明显差距。 这不仅仅是专业,而是顶尖能力的体现! 沈豪其实也没想到效果会这么好。 说白了,上半场的沉闷,荷兰队耗得起,丹麦队其实耗不起。 因为丹麦队的爆发点不如荷兰强。 在长时间慢节奏的消磨中,丹麦队更容易被麻痹。 看起来两队都差不多,拿对手没有办法。 可荷兰队一旦起势,丹麦队先不说能力是否挡得住。 心理和思维层面的冲击就绝对很被动。 这是球员实力决定的。 两队综合实力之间其实存在着接近一个档次的差距。 再结合临场表现,这就绝对超越了一个档次的差距。 丹麦队以为他们在与荷兰队周旋,事实上是奄奄待毙。 死不死只取决于荷兰队到底会发多少力,以及把握机会的能力。 强打弱,强队打防反,确实会让弱队绝望,别无选择。 丹麦队开球后并没有立即发动猛攻,他们当然知道若是加强攻势会给荷兰队更好的快速反击机会。 事实上刚才的丢球中,荷兰队突然提速带来的冲击力已经令他们难以招架。 有时候攻防对抗并不是绝对的人数比拼。 哪怕只有一名球员,面对四名后卫的完整防线,只要在局部区域没有被限制住,照样会进球。 负手而立的沈豪气定神闲,从始至终展现出的淡定沉稳便是胸有成竹。 荷兰队领先之后对防守进一步加强。 德容与范博梅尔在防守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表现极为出色。 说实话,荷兰队的防守体系,核心就是这两人。 如果他俩发挥不好。 指望马泰森与海廷加挡住强队的进攻? 那绝对是痴人说梦。 所以荷兰队的四后卫体系实际上是跟着范博梅尔与德容在流动变化的比赛中进行联防调整。 两人身后始终有两名队友进行二次拦截,两人中间还有因格拉尔。 斯内德则是在两人前方自由进行扫荡,效果不能指望太好,聊胜于无。 丹麦队没有提升进攻兵力数量,却加快了节奏。 勉强起脚的射门完全连碰运气都算不上,仿佛只是给自己,给球迷一个交代。 荷兰队的快攻则依旧没有特别理想的环境。 罗本与斯内德加上库伊特,仍然在打着前场三人小组配合。 看起来威胁不是特别大。 但他们的进攻质量在缓慢的提升。 这是球队来到世界杯舞台后,适应氛围,提升竞技状态的细节体现。 所以沈豪不会心浮气躁,反而认为球队的竞技状态提升正在井然有序的进行。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