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9章 十年灯火为谁明-《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


    第(2/3)页

    他狠狠一拍桌案,终于下定了决心。

    “宣苏根生、陈显、杨士奇来见朕!”

    “让太子带内阁诸学士,在武英殿候着!”

    “宣朝中五品以上要员,明日一早奉天殿大朝!”

    本就在武英殿和一众同僚议事的苏根生和杨士奇,闻讯脚步匆匆向御书房赶去。

    恰在门口碰到同样一脸迷茫的陈显,三人携手而入。

    一个多时辰后,几人脸色有些古怪的离开御书房,回到武英殿,带着一众内阁辅臣等候陛下的御驾。

    翌日一早。

    当朱棣将他最新的决议宣布,朝中除内阁要员外的大臣,无不露出古怪之色。

    陛下...这是不打了?

    按照朱棣的最新旨意,倒也不是不打了,而是要求对外战线全部开始收缩。

    在敌人不主动对大明动手的前提下,绝不主动出兵。

    同时在没有开战之前,将军费的开支大幅度缩减,保证正常防御即可。

    而缩减下来的那一部分军费,一部分转移到工部,用于基建和民生。

    另一部分则拨入专款,用于宝船厂、军器局、炼钢厂的开支。

    闻讯,文官无不露出欣喜之色,觉得陛下终于想通了,准备干点人事了。

    而武将则露出悻悻之色,心底难免遗憾。

    这要是打起来多好,他们正好还嫌自己的爵位有点低,趁机会立功升爵呢。

    这下可好,没机会了。

    真他祖母的玉足!

    但这话可不敢当着朱棣面抱怨。

    一令即下,大明这台战争机器骤然停下了脚步。

    就连远在伦敦的威尔斯,都察觉出了不对劲。

    前一天还在摩拳擦掌,随时准备和联众军决一死战的明军,一夜之间忽然开始收缩。

    明军退却是好事,但收缩却不代表挨打不还手。

    只是原本随时保持进攻姿态的明军,忽然开始大量构筑防御,把火站河沿线的阵地,修建的犹如铁桶一般。

    吃够了明军防空苦头的威尔斯,可不敢再让战机轻易挑衅,只能眼睁睁这么看着。

    明军不出来,最难受的是谁?

    指定是他啊。

    要是明军主动打出来,战线一旦拉长,他们防空的优势就会被无限缩减。

    到那个时候,英军就可以瞅准时机,随意对任意一个节点出手。
    第(2/3)页